本文共 199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2020年
是风云卫星气象事业发展50周年风云卫星气象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、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发展历程风云五十年
是风雨兼程的五十年
风云五十年
是开拓奋进的五十年
风云五十年
是铸就辉煌的五十年
今天
让我们一起
回首风雨岁月
俯瞰美丽中国
展望风云未来
11988年9月7日凌晨5点半风云一号A星搭乘“长征四号”运载火箭
飞上距地800多公里的外太空传回了第一幅彩色合成图像悠悠白云,深邃海洋
斑斓大地,尽收眼底↓
▲风云一号A星首幅图
1997年6月10日 风云二号A星 发射升空标志着
我国进入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在轨运行时代 在监测台风和海洋天气、暴雨预报、 防汛服务、航空气象保障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↓▲风云二号A星首幅图
2018年6月5日 风云二号H星成功发射 并西移至印度洋上空 成为肩负服务国际社会使命的 “一带一路”星 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 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专属服务 ↓ ▲风云二号H星首幅图 2008年5月27日 风云三号A星成功发射 极轨气象卫星迈入“风三时代” 卫星载荷数量从 风云一号的 1个增加到11个 分辨率达到百米量级 实现紫外、可见光、红外和 微波的全谱段观测 我国气象卫星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↓ ▲风云三号A星首幅图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 风云三号D星 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 风云三号系列的第4位成员 帮助人们更早获知未来天气状况 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↓
▲风云三号D星首幅图
2018年5月8日起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的首发星 风云四号A星 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除我国外 东南亚、东亚和大洋洲多个国家 都可同步接收卫星的数据和产品 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支撑 ↓▲“风云四号”A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2017年2月20日13:50(北京时)第一幅多通道彩色合成图像。
▲风云四号第一套彩色合成图动画。
2 风云四号A星的成功发射 揭开了 我国静止气象卫星升级换代的序幕 大幅度提高我国 天气预报、气象防灾减灾、应对气候变化、 气候资源开发、生态环境监测 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并广泛应用于 气象、水利、农业、林业、环境、能源、航空和海洋等领域 特别是在服务我国“一带一路”建设 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↓▲台风监测:风云四号A星于2018年9月15日监测台风山竹。
▲海洋监测:风云三号D星全球台风监测图。
▲大雾监测:风云四号A星于2020年5月17日监测黄海海域大雾天气。
▲高温监测:风云三号D星于2019年7月24日监测华北南部、黄淮大部、江汉大部、江南中西部、华南局部等地大面积的地表高温。
▲积雪监测:风云三号D星于2020年2月7日监测京津冀地区积雪覆盖情况。
▲2020年3月21日-2020年3月31日全国积雪覆盖图。
▲雾霾监测:风云三号D星于2020年2月21日监测京津冀、山东等地霾天气过程。
▲植被监测: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监测三北防护林华北地区2000年与2018年植被指数变化情况。
▲2019年全国植被指数图。
▲全球植被监测图。
▲水情监测:风云三号D星与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对淮河蒙洼蓄洪区周边进行连续的水体监测。图为2020年7月20日的水体提取范围叠加图,可见蓄洪区的水体面积明显增加。
▲干旱监测:风云四号A星于2020年4月1日-30日监测云南省及中南亚部分地区干旱。
▲沙尘监测:风云四号A星于2017年5月4日监测内蒙古强沙尘天气。
▲火山监测:风云四号A星于2020年1月12日监测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喷发。
▲火情监测:风云三号B星于2020年3月30日监测四川云南火情。
▲北极海冰监测:风云三号A星于2008年6月4日监测北极地区冰裂。
▲南极臭氧监测:风雨三号A星监测南极臭氧洞的发生、发展和消亡。
3 风云气象卫星给了我们俯瞰大地的窗口 透过风云 我们看到了“美丽中国”的底色 山为骨骼 河为血脉 湖作眼眸 大地的肌肤是五彩斑斓的 ▲黄河流域 ▲喜马拉雅山▲昆仑山脉
▲雅鲁藏布江
▲青海湖▲纳木错与色林错
▲红海亚丁湾
▲非洲西北部佛得角群岛
辽阔的土地上
山川交错、绵延起伏水光山色、星罗棋布一派气象万千在更为辽阔的天空中或云蒸霞蔚、或海山日暖或风月光寒、或雨洗黛吟是与大地辉映的壮观气象是大自然美的馈赠 END 推 荐 阅 读国际气象卫星协调组织:风云气象卫星数据服务处于领先位置!
首届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大会召开
中国气象报社X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出品
审核:段昊书 唐世浩 戎志国
科学顾问:唐世浩 韩秀珍
策划:闫小娟 段昊书 申敏夏
图片来源:国家卫星气象中心
微信编辑:申敏夏
转载授权请联系:010-58993075(段老师)